English

为留住人才 需打造“新巢”

2000-11-16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张景华 窦云峰 我有话说

“谁是IT人才,谁就能拥有金钱。”这句话说明了IT业蓬勃发展的势头。支撑IT业迅速发展的是千千万万的高科技人才,但眼前的现实情况却是:IT人才的成长速度远远落后于IT业的发展,许多IT企业因人才短缺而面临着发展的尴尬境地。

高科技人才的流失在中国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据权威数据统计表明,美国硅谷发展的力量大多是留美的中国人;清华、北大每年70-80%的学生想要去国外,高等学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“国内开花,国外结果”的现状;美国IT业频频在珠江三角洲网罗人才;今年10月,鲍尔默在清华运用他美国式的幽默与机智,同时毫不掩饰自己亲近中国学生的意图:“在中国有无数优秀的、富有创造力的技术天才。在微软的西雅图总部,有100多名清华毕业的研究生。如果你们希望到微软,可与我联系,我的电子邮件地址是……我期待着大家的来信。”近段时间,德国公司的视线又锁定了中关村,“绿卡工程”一步到位地挖掘中国的IT人才,这真是“美元刚走,马克又来了”。

中国似乎成了IT人才的输出国。根据美国市场研究社预计,到2002年,全球将有近200万个咨询科技职位空缺。未来5年,香港的IT人才需求数目为5万名,而国内调查机构对最近人才市场职业行情需求的观察,在京、沪、粤三地人才总需求中,网络人才需求占55%,单从广东省而言,其信息产业的腾飞最少需要25万名以上的IT专业人才。

“人才荒”更加加剧了IT人才的流动频率。全球为争夺“最优秀与最聪明的人”的竞争已然达到白热化的程度。能否留住人才及快速培育人才和用好现有人才,成为中国在新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。现实地面对中国的IT业,人才流失也罢,人才回流也罢,媒体谈论得更多的是高级人才流动。而摆在国内IT企业面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创造人才,如何用好留住的人才?

但目前,托起中国IT经济脊梁的是在各大小高科技公司辛勤工作的中级人才。他们不得不因为人才短缺而降低用人标准,对新进公司员工学历及资历要求降低;此外对公司内部一些非技术人员进行培训,使之转化为技术骨干,填补技术类工作的空缺。从整个中国IT业实际情况来说,大量需求的是这种人。但面临的困境是,正规教育已是不堪负荷,很难从短期内改变现状,培养大量的IT业中级人才来满足IT业的需求。面对这种状况,选择正规教育和培训两条腿走路不失为上策。从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,应以正规教育为主,短期培训为辅;从现在的状况来看,短期培训首先应得到足够的重视。

现在许多IT企业越来越注重中级人才的培训工作,现实中培训工作已成为IT企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,开始把培训作为一项新的业务。同时,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员工上岗前的专业培训,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费接受培训。时下,培训业务较有名的有微软的证书培训,但这种由厂家直接提供的证书培训毕竟不是太多,现在更多的是由多家权威公司或机构授权的证书培训。其实这应该是证书培训的走向,如晓通网络作为Cisco、Lucent、3Com、Novell4家授权培训机构、最早进入培训领域的专业培训公司,已被公认为国内培训领域的领导者。同样还有神州数码做IBM、联邦做Adobe、联迪做3Com等。

面对国外对IT人才的争夺,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现实性与紧迫性。从根本上解决我们面临的人才危机,不能回避地又要触及市场机制、教育体制等一系列宏观环境问题。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,总是用这样一个“巢”来应对竞争,不用说难以引来凤凰,连雏鹰恐怕也要飞走。决胜这场人才保卫战,中国需要打造“新巢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